(一)王某照编造传播“开学第一天小学倒闭”谣言案。公安网安部门查明,王某照带其侄子上学时发现学校大门暂时未开,遂在某社交平台发布“开学第一天小学倒闭”的视频,造成谣言传播扩散,产生不良社会影响。(二)吴某课等人编造传播“手机nfc被隔空盗刷”谣言案。公安网安部门查明,吴某课、高某、应某达等3人为吸粉引流,在多个社交平台发布...
来源: “公安部网安局”微信公众号 2025-03-11阅读全文>>一、孔某超编造传播“重庆轨道招司机年薪8-10万”谣言案公安网安部门查明,孔某超、王某飞为吸粉引流,在某社交平台发布“重庆轨道招司机年薪8-10万”的不实信息,造成众多求职者咨询,影响相关单位正常办公。二、赵某珂编造传播“骑手因身体原因跑步送餐”谣言案公安网安部门查明,赵某珂为吸引眼球、博取关注,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“‘神行太保...
来源:“公安部网安局”微信公众号 2025-03-11阅读全文>>炮制剧本、虚构场景、摆拍视频……从“卖惨助农”到“制造对立”,流量至上的扭曲逻辑不断侵蚀网络生态。 网络并非法外之地。前不久,四川、广西、湖北等地公安机关接连破获多起利用虚假视频引流牟利的案件。这些案件以“卖惨”“对立”“扶贫”等为噱头,编虚假剧情、立悲惨人设,借机带货敛财。 虚假助农:苦情戏码暗藏敛财链 ...
来源:法治日报 2025-02-27阅读全文>>为有效净化网络环境,创造清朗有序网络活动空间,宁夏石嘴山惠农区公安分局网安大队持续强化各类网络“自媒体”乱象线索摸排,始终保持对网络谣言的高压严打态势。现将4起典型案例公布如下: 案例一:自编脚本、虚构事实,只为赚取流量,谣言发布者郑某被行政罚款500元。 “家人们,卖鸡的大爷将买鸡男子打死”,“因为一只鸡,搭...
来源: “宁夏辟谣”微信公众号 2025-02-25阅读全文>>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。客观的信用评价是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保障,依法保护企业名誉权是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应有之义。近年来,人民法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,依法加强企业名誉权司法保护,妥善审理了一批涉企业名誉权案件。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宣传教育和示范引领作用,最高人民法院发布...
来源: “最高人民法院”微信公众号 2025-02-19阅读全文>>如今,炒股成为不少人投资理财的选择之一,但更要警惕隐藏在炒股社交群里的骗局。一些不法分子组建炒股群,在群里声称有专业的投资顾问、内部消息和高收益回报,吸引投资者入局。他们先是通过虚假的股票走势分析和诱人的盈利,让投资者放松警惕,进而诱导投资者投入大量资金。为逃避打击,他们还采用现金交易的方式,使得资金流向难以追...
来源: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-12-27阅读全文>>订好机票后航班延误或取消,自称民航局“工作人员”主动打来电话帮助办理退改签手续,还准确报出了你的姓名、身份证号、航班信息,你会怎么办? 近日,广东汕头警方公布一起案件,提醒大家遇到类似情况要多方核实,警惕骗局。 ■ 案情回顾 今年5月,在广东汕头的王先生接到陌生来电,对方自称民航局“工作人员”,并表示王先生...
来源: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2024-12-19阅读全文>>来源: “成都温江公安”微信公众号 2024-12-19阅读全文>>
近日,重庆市开州区网民秦某发布信息称“高桥镇又重新发生了疫情”,并配发视频,引发关注。经核实,网传信息系谣言。 经向警方和开州区高桥镇人民政府核实,高桥镇未发生相关疫情。网民秦某在接受警方调查时,对其为博取关注、吸引流量发布谣言的违法行为供认不讳。目前,秦某已被公安机关依法予以行政处罚。“重庆辟谣”提醒,网民...
来源:重庆辟谣 2024-12-18阅读全文>>2025年元旦火车票18日起售 购票时 要谨防各种购票骗局哦! 为了守护大家的“钱袋子” 防骗指南来啦 请查收 1 仿冒12306官方网站骗局 诈骗分子会建立与官方平台极为相似的网站或APP,通过搜索引擎广告或社交媒体进行推广。一旦消费者在这些假冒平台上输入个人信息和支付信息,诈骗分子就能窃取这些信息,...
来源:公安部网安局 2024-12-18阅读全文>>辟谣电话:0816-2347568
主办:绵阳市委网信办 承办:绵阳市新闻传媒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