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炮制剧本、虚构场景、摆拍视频……从“卖惨助农”到“制造对立”,打造虚构的暴力冲突吸引流量进行带货;为彰显个性博取关注,发布低俗、有违社会公序良俗的引流视频;随意捏造散布虚假不实信息,影响正常群众生产经营。网络并非法外之地。公安网安部门深入开展“净网-2025”专项工作,严打网络违法犯罪,近日公布相关违法典型案例。 ...
来源: “公安部网安局”微信公众号 2025-10-17阅读全文>>
10月16日,杭州临平公安通报:近日,该局在工作中发现“杭州新娘与摄影师的瓜”的信息在网上传播,迅速开展核查。 经调查,10月9日,网民曾某某(男,38岁)为博眼球,编造“新娘向摄影师发送涉黄信息”的谣言,并在微信群散布,造成不良社会影响。目前,曾某某因故意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,已被依法行政拘留。对于该起事件中发现的其...
来源: “法治日报”微信公众号 2025-10-17阅读全文>>
随着天气转凉,季节性过敏进入高发期,不少“过敏星人”出现眼睛红肿、打喷嚏、皮肤瘙痒等症状。与此同时,网络上“益生菌能抗过敏”的说法热传,电商平台上主打“调节免疫力”“改善过敏体质”的“抗过敏”益生菌销量节节攀升。这类产品价格从几十元到数百元不等,部分甚至宣称“7天改善鼻敏”“3天改善肠道”。 那么,益生菌真能抗...
来源:科技日报 2025-10-17阅读全文>>
这种说法没有依据。 有传言说:饮酒前喝牛奶能起到护胃的作用,认为牛奶喝下去以后会在胃壁上形成保护膜,减轻酒精对胃的伤害。还有人认为,平时多喝牛奶能养胃。 其实,牛奶对胃部的保护作用很微弱,只是一种心理暗示而已。 有人针对牛奶能否预防酒精对胃部的伤害做了研究,结果显示:喝牛奶对于酒精性胃溃疡没有防护作用,大...
来源: “科学辟谣”微信公众号 2025-10-17阅读全文>>
当熟悉的主持人面孔出现在广告中,以权威口吻推荐“神奇疗效”产品时,您是否会产生信任从而下单购买?随着人工智能合成技术的发展,通过AI技术生成个性化内容、精准投放广告等方式,实现了从创意生产到效果转化的变革,对数字广告业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,但利用AI技术冒充专家、学者、明星、网红等公众人物或者打造“虚假人设”进行广告...
来源: “北京市场监管”微信公众号 2025-10-17阅读全文>>
2025年10月16日 辟 谣 “云南昭通鲁甸地震已致4人死亡、24人受伤?”谣言编造者被处罚 详情:近日,云南昭通市鲁甸县连续发生地震。网民潘某在网络平台发布“昭通鲁甸地震已致4人死亡、24人受伤”相关信息。经查,其发布的信息不实。潘某为博取网络流量、吸引他人关注,在未核实任何信息来源的情况下,故意编造地震伤亡虚假信息...
来源: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2025-10-16阅读全文>>
疾控部门监测数据显示,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近来进入流行期。这是一种什么病?它和流感、肺炎支原体感染有什么区别?秋冬季怎样更好守护儿童呼吸道健康,实现多病同防?记者进行相关采访。 呼吸道合胞病毒阳性率上升 中国疾控中心最新哨点医院门急诊流感样病例监测数据显示,呼吸道合胞病毒当前位列检测阳性率前三位,近期在南方省...
来源:新华社 2025-10-16阅读全文>>
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 题:市场监管部门重拳整治私域直播乱象 新华社记者赵文君 通过“伪科学养生课”“专家一对一咨询”等形式诱导营销,将普通商品包装成医治百病的“神药”“神器”,无资质产品伪造或冒用批准文号、认证标志等……针对私域直播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,市场监管总局15日召开“整治私域直播虚假宣传违法行为”专题新...
来源:新华社 2025-10-16阅读全文>>
来源: “科学辟谣”微信公众号 2025-10-16阅读全文>>
眼下正值螃蟹肉肥味美的时节,但未经烹饪煮熟就已经死掉的螃蟹能不能吃,却让人颇为纠结。因为网上有观点称死螃蟹会产生组胺毒素,即便刚死的螃蟹也存在安全隐患。那么,刚死的螃蟹到底能不能吃?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、副研究馆员阮光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螃蟹死后确实可能产生组胺,但刚死亡的螃蟹通常不会立刻产...
来源:中国消费者报 2025-10-16阅读全文>>辟谣电话:0816-2347568
主办:绵阳市委网信办 承办:绵阳市新闻传媒中心